当前位置:

为有牺牲•三线芳华:激情燃烧

来源:芒果云 编辑:龚宗泽 2021-07-12 21:11:58
时刻新闻
—分享—

上个世纪六十年代,面对周边环境动荡、战争风险急剧增加的局势,中央作出“三线建设”的重大战略决策:以备战为核心,在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、自治区开展大规模国防、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。在这场战略布局中,湘西、湘中地区的43个县市区成为重要阵地。在“备战备荒为人民,好人好马上三线”的号召下,成千上万建设者不讲条件,不计得失,背上行囊,走进大山,用青春和生命,书写了一代人的热血芳华。

张家界火车站,枝柳铁路烈士纪念碑静静注视着奔流的列车。碑上刻着86个名字,从1979年这座纪念碑建成起,所有经过这里的列车,都要鸣笛致敬。

中铁四局退休职工 周胜才:陈雪山,牺牲的时候就是22岁;程子顺牺牲的时候,也就是22岁左右。这86个人,这86个人就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小伙子,牺牲在枝柳铁路。

枝柳铁路是三线建设中的一条重要铁路,北起湖北枝城,南至广西柳州,是与京广铁路平行的第二条南北交通大动脉。其中,湖南段长580公里,占全线的三分之二。

1970年,修建枝柳铁路的消息传来,湖南1000多万人主动报名,一万五千多人请求推迟婚期上前线;新化县任务指标2万个,但有30万人主动请战。

湖南省委原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张学军:1973年5月24日,在开往三线工地的火车上,开始了我日记新的一页。

刚刚初中毕业的张学军,写下这篇日记。这一天,他和3000多名长沙初高中毕业生一起,奔赴枝柳铁路建设工地。

湖南省委原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张学军:毛主席对三线的指示,他说了三线建设要抓紧,就是同帝国主义抢时间。毛主席还说,没有路修路,还要骑毛驴去,没有车骑毛驴去。

枝柳铁路横穿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,隧道桥梁占四分之一。近百万修路大军,按部队建制编为200个团。大家下雨当流汗,刮风当电扇,风餐露宿、肩挑背扛,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。

枝柳铁路建设长沙民兵 黄光亮:抓晴天、抢雨天、麻风细雨是好天,晴天就是要大干的,雨天也要干。

湖南省委原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陈清林:毛主席讲的三线建设不建好,我睡不着觉。那么大家说,我们三线不建好,我们人民群众也睡不好觉。

枝柳铁路建设需要100多万根枕木,从哪里来?湖南又掀起了献枕木运动,一些青年献出做婚床的木料,一些老人献出了做寿棺的方材。

湖南省委原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陈清林:老人做棺材是最看重的,这么大的木头,但是他们都把它献出来,刚好做棺材的是六尺长,拿来做枕木正好是那个尺寸。

最危险的是放炮采石。在悬崖峭壁上,民兵拴着绳子,悬在半山腰打炮眼。遇到哑炮,就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排炮。

枝柳铁路建设长沙民兵 黄光亮:这排炮就是兄弟多的上,因为炸死了他还有一个兄弟,这个没什么选择,那我上了,反正我的兄弟多。

枝柳铁路历时8年建成,为修建这段580公里的铁路,湖南795人牺牲、1890人负伤致残。

在这座烈士陵园中,19座墓碑上,刻着同一个日期,1971年11月12日。

1970年的冬天,在家中酿好红薯酒后,19岁的永州道县籍青年唐纯信入伍参军,成为一名铁道兵。离家时,哥哥觉得他还小,让他当兵回来再喝这碗家乡酒,却不知这一走就是永别。

道县烈士唐纯信亲属 唐领祥:四弟啊,我等了你五十年了。今年拿来一瓶家乡酒,我们两个人慢慢喝一杯。

故乡酒已酿好,亲人却永不归。1971年11月12日,工地发生意外,重达300多吨的架桥机轰然倒塌,包括唐纯信在内的19位铁道兵壮烈牺牲。

在这条西南大动脉湖南段,平均不到一公里铁轨下,长眠着一个热血忠魂。铁路通向远方,他们却把自己永远留了在深山峡谷,永远定格在老照片中的小伙子模样。

岳阳县烈士涂智取弟弟:涂石虎:我的大哥涂智取,1972年在枝柳铁路三线牺牲,因公牺牲只有21岁。

益阳南县烈士杜三元妹妹 杜月娥:我哥哥叫杜三元,(牺牲时)当时他只有23岁。

攸县谭江民烈士姐姐 谭福英:我弟弟谭江民,1976年去当铁道兵,1979年就牺牲了,22岁。

中铁五局烈士刘锡群女儿 刘丽:我们家的老帅哥活着的话,今天应该就给他过80岁的生日了,给我们几姊妹的感觉就是,他还就是年轻,还是个小伙。

桃源县佘上岳烈士女儿 佘军:我只记得有一年回家过年,我在外面,下好大的雪。有一个穿军装的人就喊我,我当时也只有一两岁,那就是我记忆中的父亲。

我国三线建设历时10多年,建成10条铁路干线,搬迁600多家大中型工矿企业。其中,70多家企业内迁到大湘西。

从上海黄浦江畔搬到常德的浦沅机械厂,1968年建厂,这里曾诞生了湖南第一辆起重机。2003年,浦沅并入中联重科,如今,中联重科起重机械位列全球第三、中国第一。

张家界013基地,1971年开建。为适应市场经济转变,1991年工厂又搬迁到长沙望城,发展为中航飞机起落架公司,为国产大飞机C919、支线飞机ARJ21等提供起落架。

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 张鸿春: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,他就有一个评价,三线建设使我们西南荒塞地区,整整进步了50年。更重要的是,它为新时期的西部大开发战略,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在距离枝柳铁路烈士纪念碑几公里外,今天,建设者们正在修建张吉怀高铁,预计今年底正式通车。高铁疾驰而来,筚路蓝缕的三线芳华从未远去,激情燃烧的精神轨迹继续延伸。

胡湘平:热血长路 信仰丰碑

泛黄的照片和亲人的回忆里,一张张青春的脸孔,定格在项目一线,一位位热血的青年,长眠在三线大地。在那段激情被点燃的岁月,党和国家一声召唤,几百万建设者奋勇争先,毅然挺进深山峡谷、大漠荒野,以生命为镐,一寸一寸掘进山洞、铺就钢轨、建起工厂,为国家安全上了“保险”,完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一场史无前例的生产力布局。这场建设给西部地区在发展模式、思想观念上带来的变革,无异于一场文明重塑、浴火重生。近代中国孜孜以求的振兴西部梦想翻开了崭新一页,建设中形成的工业基地、骨干企业和交通干线,时至今日,仍在“一带一路”“长江经济带建设”等新时代的国家宏伟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“一步一尊英雄躯”的湖南,把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延续到了三线战场。建设者们用热血铺就的长路、用信仰熔铸的丰碑,必将托举起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,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奔腾向前!

来源:芒果云

编辑:龚宗泽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泸溪新闻网首页